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动态 > 企业管理 > 正文
包容文化乱相生,正本清源是根本
作者: 时间:2012-11-23 阅读:
案例简介:

   笔者在对某公司调研时了解到,高层人员整天围绕一堆琐碎的事情忙忙碌碌,但你要问他们在忙些什么,他们也不知所云;中层人员疏于管理,对高层的安排经常抵触;基层人员士气不振,想干就干,不想干你也别想催出活来。在针对财务系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在三级管理架构下,名义上,财务人员对财务经理负责,财务经理对财务总监负责,财务总监对老板负责。但实际上,由于财务总监的专业素质低下,管理技能欠缺,功劳抢着邀,过错不沾边,使得其直接下级不买账,指挥不动;而其直接上级——老板却鲜于与基层人员沟通,其信息来源基本由财务总监控制,这样导致老板无法理了解整个系统真实的工作过程与状态,使得企业在沟通渠道上在中间出现断层。尽管老板道听途说了财务总监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方面种种的负面消息,但是,老板始终认为,在用人方面,道德品质优于业务能力,不仅如此,老板还大力推行包容文化,任何员工,只要没有直接危害企业利益的行为,都要包容他们。有一次,由于财务总监在税务筹划上的失误,导致企业要多交30多万元的税金,财务经理发现后提出反对意见,财务总监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在老板的默许下,选择了财务经理的方案。为此,财务总监觉得颜面尽失,老板为了践行其包容文化,专门请总监到香港一游,以此安抚。

   案例分析:

   看完本案,很多同仁以为是包容惹的祸。老板不该对类似财务总监的人太包容,而应该及时撤换,这样就不会产生以上混乱的局面。笔者以为,本案中公司倡导包容文化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过分追求包容,偏离了包容文化的正向价值观,使得企业为包容而包容,导致管理畸形,人心涣散,是严重不可取的。进一步说,公司倡导包容文化没有错,错就错在在对包容的理解与度的把握上。一般地,包容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对非主观失误的包容。这是企业应该倡导的理念。人无完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而且多做可能会多犯,但是,只要不是故意,企业应该包容。尤其对创新型和知识型企业,较多的包容,使得员工敢于冒风险,多出新成果。这种包容,对企业产生更多的是正面影响。第二层,对无能与不作为的包容。这是模糊过度层,对于老员工的不作为,因其做出较大历史贡献不得不包容,对道德优良而能力较低员工,适当包容也是权宜之计,因此,第二层包容,其影响好坏参半。第三层,对故意犯错的包容,这是企业应该极力摒弃的行为。一旦出现,其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期和深远的。回归到本案,企业(老板)的包容度已经超出到第三个层次,老板应该将故意犯错的行为视之为毒瘤,及时割除,以正本清源,修正包容价值导向。

   包容是柄双刃剑,舞者要随时留意刃的走向。用之得当,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之偏颇,无异于挥刀自宫。

来源: | 关闭